小编了解到很多人查询关于【呵呵大文豪】的知识,所以整理了以下内容,耐心看完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全文摘要:
(1)古代哪位大文豪爱用“呵呵”两字表达情感
(2)古代哪位大文豪爱用呵呵表达情感
(3)苏东坡爱用“呵呵”这一词 一篇文章可用十处“呵呵”
一、古代哪位大文豪爱用“呵呵”两字表达情感
1、说到古代的大文豪一般都是温文尔雅的那种感觉吧,非常的厉害了,但是最后很多人发现了一个事情,那就是古代的一位大文豪啊他非常的喜欢用“呵呵”两个字来表达这个情感,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位大文豪是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古代哪位大文豪爱用“呵呵”两字表达情感苏轼喜欢用呵呵两字表达感情,并不是这个李白,李白还是比较正常的,喜欢夸张而已,但是这个苏轼就有点阴阳怪气的感觉了。苏轼非常喜欢用呵呵两字苏轼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位大诗人,然而苏轼的另外一面常常不为我们所知。在苏轼的身上有着众多的标签,例如大文豪、大诗人、大厨师。但很少人却知道,真实的苏轼在历史上,还是一个段子手。
2、正如现在很多的网络流行语一样,苏轼对于“呵呵”一词的热爱,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在苏轼的《与鲜于子骏书》中,就出现了“呵呵”一词。“所索拙诗,岂敢措手!然不可不作,特未暇耳。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苏轼《与鲜于子骏书》这原本出自于苏轼所写的书信,在其中表达的是苏轼对于自我创作的态度。
3、不随波逐流,也不愿意跟随大俗。正如他说的虽没有柳七郎的风味,但好歹也是自成一家。然而重点却在于苏轼所用的呵呵二字,在古文的示意之中,两字所表达的其实就是语气而已。不过苏轼偏好这两字,在苏轼的众多作品中,都能窥探一二。
4、苏轼豁达的一面是众所周知的,特别是他对待朋友也总是顽皮不已,正如他和自己的好友文与可之间的对话。在《与文与可书》中,记录下了这么一句:“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云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文与可是北宋时期的画家,和苏轼是好朋友,也是苏轼的表兄弟。这一封书信讲的是苏轼讨画,原本并无奇怪之处。
5、但好笑的是,大诗人苏轼为了求得一画,非要威胁文与可,其中的幽默俏皮不言而喻了。这封书信的内容是,如果文与可不给苏轼画画,那么苏轼就乱画一气,然后在署名文与可。特别是书信中的呵呵二字,更是把苏轼狡黠可爱的一面展现的淋漓尽致。
6、苏轼除去这些爱好,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朋友很多。《河东狮吼》这一部影视作品大家都不陌生,但还记得其中的古天乐所饰演的陈季常吗?没错,他也是苏轼的好朋友。而且陈季常的“河东狮吼”之名,还真是出于苏轼之手。“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一句,就来自于苏轼的《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况且苏轼和陈季常两人联系密切,颇有好基友的意思。
7、“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苏轼《与陈季常》看吧,苏轼的有趣可不是开玩笑的。
8、但凡是和苏轼交往的朋友,似乎都能收到苏轼的呵呵。苏轼和陈季常的关系,好到什么程度呢?正如书中所言“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意思是两人共睡一床,而翻身的时候都能擦到耳朵。足见两人关系非比寻常,也不知道是不是陈季常怕老婆的原因,不然为什么总和苏轼睡在一起呢?而这里的呵呵,那的确就是表达欢笑了。
9、除去勒索表兄要画,与陈季常开玩笑,苏轼最大的爱好就是做菜了。然而在苏轼教友人做菜的时候,苏轼也不忘自己的口头禅“呵呵”。“取笋簟菘心与鳜相对,清水煮熟,用姜芦服自然汁及酒三物等,入少盐,渐渐点洒之,过熟可食。
10、不敢独味此,请依法作,与老嫂共之。呵呵”这是苏轼在教自己的朋友做菜,细节无一不详尽,最好笑的是文末之呵呵。这画面感令人忍俊不禁,一个诗词大佬在厨艺上发光发热,果然不会一首好厨艺的诗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文学家。
11、欧阳修也非常喜欢用呵呵不过古文之中的“呵呵”就是表达欢笑之意,很多北宋时期的著名人物都爱呵呵。正如苏轼的前辈欧阳修,也是一个酷爱使用呵呵的人物。欧阳修的《与王几道一通》中,就有着“几道未尝为此诗,落意便尔清远,自古善吟者益精益穷,何不戒也。
12、呵呵。”的描述。可见呵呵用法源远流长,绝不是苏轼开辟的先河。
13、实际上“呵呵”在历史上一直都有明确的记载,《晋书·载记·石季龙》记载:“乘素车,从千人,临韬丧,不哭,直言‘呵呵’,使举衾看尸,大笑而去”。这里的大笑而去和呵呵,正是对笑声和笑法的描述。不过如今的“呵呵”所表达的已经不再是笑声,相反多了一些冷漠和拒绝。网络时代的发展迅速,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有了距离。原本网络交流工具是拉近人们距离的工具,但偏偏却让众人倍感孤独。
二、古代哪位大文豪爱用呵呵表达情感
1、古代宋朝时期的大文豪苏轼爱用呵呵表达情感,在他的一些作品末尾,经常能见到“呵呵”二字,多用来表示高兴的心情,和现在网络上的“呵呵”含义不同。苏轼是宋代文学较高成就的代表人之一,在诗、词、散文等方面成就极高。哪个大文豪在作品中会用呵呵表达情感苏轼爱用呵呵来表达情感,例如《与陈季常》中写到:“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公无多奈我何,呵呵。”亦或是《与鲜于子骏书》中:“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不过这里的呵呵和现在常用的呵呵不同,多表示开心的情绪。
2、苏轼是我国宋代文学较高成就的代表人之一,是一个全才,在诗、词、散文、画、书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特别是他写的诗,极为豪迈,善用夸张比喻,且其人生豁达,为人直率,喜好交友、美食,这些都能在其作品中见到。呵呵是一个汉语词汇,有两种含义,其一指的是笑声的拟声词,其二是形容说话的声音含糊不清,或者在高兴的时候也会发出呵呵的声音。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呵呵”,多用来表示冷笑、讽刺或者不屑等。
三、苏东坡爱用“呵呵”这一词 一篇文章可用十处“呵呵”
1、 如今,在网上聊天时,当有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时,就用“呵呵”两个字应急。可谁曾想到,早在北宋时期,大文豪苏轼就是“呵呵”爱好者。他曾写信给好友:“近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显然是对自己的新词颇为得意。他给因“河东狮吼”出名的好友陈季常写信:“一枕无碍睡,辄亦得之耳,呵呵。
2、”意思是只要晚上睡得舒爽,写词只是小意思。 苏轼留下大量书简,短则十余字,长则百字,内容是军国大事加上鸡毛蒜皮,更有“呵呵”数十处以资调味。他跟文与可开玩笑,在《与文与可》一信中写道:“不尔,不惟到处乱画,题文与可笔,亦当执所惠绝句过状索二百五十疋也。呵呵。
3、”说文与可不给自己画画的话,苏东坡就要自己到处乱画,还要署上文与可的名字。或者自己就拿着文与可给他承诺画画的绝句去告状索赔了。 宽以待人、达观处世,不就是苏轼的人生写照吗?假若东坡不再“呵呵”,真不知他被一贬再贬、越贬越远的官宦生涯如何度过。
关于【呵呵大文豪】的内容到此结束,不知道找到你的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