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查询关于【天堂的信徒】的内容,小编整理了以下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文摘要:
(1)挥手在天堂门口
(2)暗黑破坏神中“天堂的信徒”一套绿装是哪个国家的?
(3)大家谁知道甘坚信这个牧师?他宣讲什么东西?讲的是正统的么?
一、挥手在天堂门口
1、 热闹的春节,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其中。 年前几位慕名的长者(宁波去世的边云波长辈、香港的张慕恺牧师)蒙召归天;新年接二连三地又闻敬爱的范爱侍牧师、美国葛培理牧师离世归父。春节悄然已过,在本教会的服侍年里(农历)以一场丧事告一段落,新年将以明天的追思礼拜拉开序幕。近期,真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昨天与同工们一起参加了范老的遗体告别仪式。看着遗像和冰柜中的他,眼泪悄然无声……与范老并无深交,只是在宁波开会的会场里不时见到他,但每每出于礼节和身旁的他打招呼时,他都能随口叫出我的名字,并知道我侍奉的工场,询问教会的近况,感觉心里暖暖的,有时眼眶湿湿的。
2、 记得8年前来象山时,我们还请他讲道,90多高龄的他精神矍铄,声音洪亮,思路清晰,讲话幽默,按真意分解真理的道,赢得阵阵掌声。再后就是得知象山信德堂堂名是老牧师取名,寄语圣经“你们的信德传遍天下”,鼓励信徒“有了信心还要加上德行”。经本堂同工们商议,邀范老为南庄新堂起名。老牧师欣然接受,说祷告上帝,再回复。不久就传来好消息:名字取好,仅供参考;建议新堂命名“清心堂”。
3、经上说,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神实在恩待以色列那些清心的。以此勉励南庄教会众弟兄姐妹追求清心,自己成为蒙福的人,带领更多的人一起蒙福。同工们欢喜雀跃!我倒是被他来函中的两个词抓住:“参考”、“建议”,其实根本无需“参考”,亦无需“建议”,他可以直接“决定”。
4、就像“有了年纪的保罗”完全有资格“要求”,甚至可以“命令”腓利门接纳阿尼西母,但他“宁可凭着爱心求”。一代的牧者风范,矗立心间。 2018年2月17日凌晨,跳动了103年的心脏,终于累了,休息了。
5、装满家、国、爱的世纪老人,在上主的呼召中安然离世。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不知何时开始羡慕教会里白发的长者,特别是老同工、老牧者,不是因为他们的长寿,乃是他们的敬虔;不是由于他们的年纪,而是他们的侍立;不是因着他们的权柄,乃因他们的榜样!主啊,在您里面不求荣华富贵,只求能活出高贵的生命;不求长命百岁,只求此生能成就神的旨意;不求一帆风顺,只求毕生有主同在同行。
二、暗黑破坏神中“天堂的信徒”一套绿装是哪个国家的?
1、古代高丽的套装,另附相关神话天堂信徒套装与高丽神话丹弓的教导泰比克的光荣安戴尔的全灵黑摩苏的坚决天堂的信徒套装:丹弓的教导,黑摩苏的坚决,泰比克的光荣,安戴尔的全灵虽然是LJ套装,不过这四件物品基本上概括了整个高丽古代神话,尤其是高丽的建国史。我查阅各种资料大概有2个多月,现在已经差不多理清头绪了。下面讲给大家听:传说古代,天帝桓仁的儿子桓雄总想下到人间治理天下,桓仁知道儿子的意愿后,自己下到人世视察了三危太伯等地,认为这些地方可以造神福人间,于是授予桓雄三个天符印,派去治理这些地方。桓雄便率领三千人降到了太白山顶(即今之朝鲜妙香山)的神檀树下,建立了神市,自称“桓雄大王”。桓雄在这里设立了“风伯”、“雨师”、“云师”等职位,让他们掌管农事、疫病、刑法等三百六十余事。
2、当时,神市村外有一只熊和一只老虎同居一个洞穴,它们常梦想变成人,于是它们请求桓雄让它们变成人。桓雄经了它们一捆非常灵验的艾草和二十头蒜,对它们说:“你们把它吃下去然后一百天不见太阳,就可以变成人了。”熊按照桓雄的要求去做,结果变成了一个女人,而老虎因为没有按照桓雄的要求去做,所以没能变成人。熊女因为没有人和她结婚,所以经常在神檀树下祈祷怀孕。
3、后来桓雄答应了熊女的要求,和她成了亲,生下了王俭,即檀君(即套装中的丹弓,一般中文史书中均记载为檀君)。檀君后来当了古朝鲜的国王,于中国帝五十年即位,以平壤为首都,在位一千五百年,后隐居于阿斯达,变成了山神活到一千九百零八岁。扶余王解夫娄(一个小城邦君主)年老无子,为了求子他骑马上山祭祀山川。
4、当他到达鲲渊时,见一块巨石对他流泪,觉得非常奇怪,便令随从转动那块巨石。石下现出一个小男孩,形似青蛙,全身金黄。扶余王非常高兴,说道:“这是老天赐给我后代。”于是收养了这个男孩,取名为金蛙。
5、等他长大后便立为太子。后来,扶余王的宰相阿兰弗对扶余王说:“有一天,上天对我说,要派他们的子孙在此建国,您应该避开这里。在东海之滨有个地方叫迦叶原,土地肥沃,非常适宜五谷生长,可以在那里建都。”扶余王接受了阿兰弗的建议,把都城迁到了迦叶原,国号东扶余。一天,一行人从天而降,来到扶余旧都。
6、当中一辆绣有五条龙的彩车,车上端座一人,头戴鸟羽冠,腰佩龙光剑,自称是天帝之子,名叫解慕漱(即套装里的黑摩苏)。在他左右有随从百余人,都骑着白鹄在彩云中飞翔,一路奏着美妙的乐曲。他白天居住在人间世上,晚上则返回天宫。扶余旧都城北有一条河,叫作鸭绿江。
7、鸭绿江的水神河伯(即套装中的泰比克)有三个女儿,长女柳花,次女莹花,小女苇花,个个生得艳丽妩媚。这天她们一同从鸭绿江中出来到熊心渊玩,恰巧解慕漱打猎路过此地,见三个女子长得俏丽动人,便对左右说要是能娶她们为妃子,便可后继有人了。河伯的三个女儿看见解慕漱,急忙想潜入水中躲避。这时一个随从对解慕漱说:“大王为何不建造一座宫殿,把她们诱将进来?”解慕漱听了便用马鞭往地上一画,顷刻之间一座巍峨壮丽的铜宫便矗立在眼前了。
8、三个女子不知是计,兴高采烈地来到宫内,解慕漱命左右设席宴客,当三个女子喝得醉眼朦胧时突然出现在她们面前三姐妹大吃一惊,急忙夺路而逃,然而河伯的长女柳花被解慕漱拦住了。河伯闻听此事大发雷霆,派遗使者质问解慕漱:“你是什么人,竟敢强留河伯的女儿。”解慕漱答道:“我是天帝之子,想与河伯之女成婚。”使者回禀何伯,河伯又令他告诉解慕漱,如果是天帝之子,要向我女儿求婚,应当派人来做媒。你强留我女儿,太不知礼法了。
9、”解慕漱深感惭愧,想去见河伯,可又不知如何才能到达河伯之国,就想把柳花放回。可是柳花觉得既与解慕漱定情,便不能独自离去,就对解慕漱说:“假如有龙车,便可到达河伯之国。”解慕漱仰望苍天祷告,刹那间五龙车便从天而降,他与柳花乘上五龙车来到河伯所住的宫殿。河伯见到解慕漱便说:“你自称是天帝之子,那我就试一试你的本领。
10、”说罢河伯化作一条鲤鱼,在庭前的碧波中悠然游荡,解慕漱则变成一只水獭,去捕捉鲤鱼;这时河伯又变成了野鸡,解慕漱也立刻摇身一变化为凶猛的神鹰;河伯又变成了一只鹿,解慕漱便化为一只狼,奔袭那只鹿。河伯觉得解慕漱确有本领,不愧为天帝之子,遂应允女儿与解慕漱成婚。可是河伯又担心解慕漱变心,便用酒将他灌得酩酊大醉,与柳花一起放在一个皮袋里,装上龙车,让他们同时升天。可是当龙车露出水面时,解慕漱酒醒过来,赶忙从柳花的头上取下金钗,将皮袋刺破,而自升天了。柳花只得自已回到中,河伯大怒,责骂柳花说:“你不听我的教训,做出辱我门庭的事来,应该受罚。
11、”于是命左右将柳花的嘴唇拽得有三尺来长,然后把她贬到优渤水。东扶余国的一个渔翁发现优渤水中一个奇兽,偷盗网中之鱼,将此事禀报了金蛙王,金蛙王命渔翁捕捉奇兽。但鱼网被奇兽撞得千疮百孔,又造铁网捕捉,结果终于捕上来一个女子。
12、其唇长三尺不能说话,金蛙令人三截其唇,女子才能说话,向金蛙王详述事情的始末。金蛙王得知她是解慕漱的妃子,就把她安置在别宫中。一天太阳光照射到柳花身上,柳花想避开,可是阳光总是追逐着她照射。
13、从此柳花便有了身孕,不久从左腋下生出了一个大卵,约有五升。金蛙王对此十惊诧,觉得是不祥之兆令人把大卵扔到以马群之中,可是马却不践踏这个这个大卵。金蛙王又命人将大卵抛进深山,百兽均来护卫,阴天时卵上还显现出明亮的日光。金蛙王只好叫人将卵取回,还给其母柳花护养。
14、柳花用东西将卵包起来,放在温暖的地方,终于一个男孩破卵而出。这个小孩才满一个月就会说话,一天他对母亲说苍蝇叮他的眼睛,使他不能入睡,请求母亲给他做一张弓。母亲满足了他的要求,小孩就用弓射纺车上的苍蝇,几乎百发百中。
15、扶余人把善射者称为朱蒙,所以人们就叫这个神奇的孩子为朱蒙。朱蒙渐渐长大,武艺日益高强。金蛙王有七个儿子,经常与朱蒙一起游猎。一次金蛙王的儿子和随从共四十余人,才猎获一头鹿,而朱蒙独自一个人却满载而归。
16、太子带素奏于金蛙王说:“朱蒙是个非常之士,若不早想办法将他除掉,必有后患。”于是金蛙王命朱蒙去牧马,以试真意。朱蒙心里非常愤恨,向母亲诉说道:“我是天帝之孙,今天落得个为人牧马的下场,真是生不如死。我想到南方的土地上去建立一个国家,但是不敢私自作主,请母亲大人指教。”母亲听了朱蒙的这番话后也不禁伤心落泪,对朱蒙说:“你有此雄心就要做好准备,将来去南方长途跋涉需要有骏马相佐,我去帮你选一匹良驹。
17、”于母子二人来了朱蒙的牧马场,母亲挥动长鞭抽打群马群马都落荒而逃,其中一匹一跃跳过了数丈高拦,母亲告诉朱蒙这匹乃是骏马,朱蒙暗自将一根钢针扎入马的舌根,马因为舌痛而不食水草,显得非常瘦弱。一天金蛙王来朱蒙牧马处巡视,看到群马皆肥,甚为高兴,将那匹瘦马赐给了朱蒙。朱蒙得马后拔出了扎在马舌根上的钢针,每天精心喂养,不久马就变得膘肥体壮。
18、朱蒙还暗暗结交了三个朋友,叫作鸟伊、摩离、陕父,个个足智多谋。做好了一切准备之后,朱蒙便与好友一道悄悄离开了扶余。一行人行至淹滞(一名盖斯水)时,无舟可渡,朱蒙怕追兵赶来,用鞭子指着青天喟然长叹道:“我乃天帝之孙,今避难至此,无舟不能渡河,乞望苍天怜我孤子,速为我造桥。”朱蒙说罢以弓击水,大群的鱼鳖浮出水面,搭成一座桥,朱蒙等始得渡河。这时追兵也已赶到,但先头部队刚一上桥桥便坍塌了,追兵被淹死无数。
19、朱蒙一行行至途中,忽然飞来一对斑鸠,口中含着麦子。朱蒙引弓施射,斑鸠落地,他从斑鸠口中取出种子后对着它们喷了几口水,斑鸠便复活了,飘然飞去。这种子原来是朱蒙的母亲派斑鸠送来的。朱蒙等行至毛屯谷,又遇到三个人,一叫再思,一个叫武骨,另一个叫默居。
20、他们仨都归顺了朱蒙。朱蒙对众人说:“我奉天之命,欲建立基业,现在又遇到这三位贤人,真正是天助我也。”于是根据他们各自的才能,分别委以重任。
21、朱蒙一行来到卒本川,只见土壤肥沃,山河险固,于是想在该地建都。虽然来不及马上建筑宫殿,但众人在沸浪水上盖了房子,建立了国号为高句丽的国家。朱蒙成为高句丽始祖东明圣王,时年22岁。高句丽平原王(公元前559~公元前590在位)年间,有一个虽然贫穷但很孝顺的男人,人们叫他“温达”——意思就是“傻子”(即套装中的安戴尔)。
22、平原王有一个整天喜欢哭闹的女儿叫平江公主。有一天,公主又哭闹不止,国王想了一个办法说"要是再哭就把你嫁给傻子".奇怪的是公主一听这话就停止了哭声。从此以后,只要公主一哭,平原王就说把她嫁给傻子。
23、公主长大到了要结婚的年龄,皇帝打算把女儿嫁到别的国家。公主知道这事对爸爸说:"父王,您每逢我哭的时候总是说把我嫁给傻子,为何又要把我嫁给别的国家呢?"她固执地要嫁给傻子。为此平原王发火了,把公主驱逐到城外。公主带着宝石出门找傻子。公主打听到傻子家,把所有的故事都讲给他,然后跟他结了婚。
24、公主卖了她带来的宝石,让他学东西教武艺。高丽国每年3月3日举行打猎比赛。参加了比赛并发挥所学终于夺得第一名。平原王对他很满意,终于原谅了公主和温达,并授予他大将军之职。
25、他为皇帝认真地工作。平原王去世后(平原王的长子:公元前590~公元前618在位)登上王位,温达对皇帝说自己可收复被新罗占领的高丽领土。他率领军队奔赴战场,此次战争极为激烈。
26、可惜将军中箭而亡.哀悼的军士们主张把他的棺材运到他的故乡举行葬礼。可是棺材纹丝不动。平江公主抚摩着棺材说服了他的灵魂,棺子才开始移动,终于在故乡圆满地举行了葬礼。以后高丽人称颂他的勇猛,都齐新协力保护高丽。
三、大家谁知道甘坚信这个牧师?他宣讲什么东西?讲的是正统的么?
1、对于信仰耶稣的我们来说,救赎是恩典,而恩典有两层含义:做坏事不一定不能上天堂;做好事不一定能上天堂;我们是“因信称义”而不是靠“善行”得到救赎,所以很多宗教信仰里面说,行善可以抵罪,在我们的信仰里面是无效的;根植于我们信仰的核心的矛盾点,在于,我们大多的时候,都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但是问题在于,我们无法持续不断的行善,反而持续不断的行恶倒容易些;也像毛主席也说道:“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但是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心中既有向善的心,亦有向恶的心,两个心智矛盾统一的共存在我们里面,而往往,恶的心智会占领上风;我们的神所要求的,不是让我们日行一善,而是成为圣洁,毫无瑕疵,因为我们若是污秽的,就不得与神和好,在我们离世之后,无法来到天父那里,因为神是圣洁的,圣洁与污秽没有交集;再退一步讲,行善来抵罪,那什么善行可以抵什么恶行?有什么标准?一个救了1000个病人的医生,因为发现妻子的不忠,而将其杀害,那么他能因救的1000个人,来抵杀人的罪吗?救赎,圣经上写着:“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因此,唯有一个人,愿意替这个医生死,才能满足法律的要求,这个医生才能活;但这个替医生死的人,若是死刑犯,就毫无意义,必须是一个完全无辜的人。而什么是完全无辜的人呢?圣经上写的很明白,就是行全律法的人,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可以行全摩西十诫,【当然还有后续的六百余条】,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行全,(比如第十诫,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牛羊等,就无一人能做到)。
2、圣经上写着,律法把众人都圈在罪中,律法的本意就是让人知罪的。罪的工价就是死,我们无法行全律法,即便行了九条,犯了一条也是犯了律法;就好比,开车开了1000公里没有闯红灯,但是在下一秒闯了,警察就会告诉你,你违规了,需要扣你分;那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真的死定了,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行全律法,于是,也就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活着,区别只在于,死的早跟死的晚,从古至今,有谁是不死的呢?只有一个人,也就只有这个人,行全了律法,但因为爱,甘心把身体舍了,为一切在死亡权势下的人死了,并且胜过的死亡的权势,复活,现在仍然活着,并且直到永远,坐在父神的右边,这个人就是弥赛亚——基督耶稣,信耶稣是信什么呢?就是相信我们已经被判的死刑,已经由耶稣为我们受了,这就是“信耶稣,得永生”的缘由;你只需要相信,相信耶稣是你的救主,就可以得救,就那么简单,我们在律法面前,可以坦然无惧的说,我的死罪,已经由耶稣为我担当过了,我们因此就不在律法的权下,而在恩典之下了;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恩典的含义是:做坏事不一定不能上天堂;做好事不一定能上天堂;的原因。那么我们行善是什么呢?基督教不也是让人行善么?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机,若你行善,是为让自己得救,那么行善就是徒劳的;而真正的动机恰好是反过来的,我们得救的目的是为了行善,可以有一个能够持续不断行善的能力。污秽——>洁净——>圣洁死罪——>得救——>成圣神所需要的,觉不仅仅是我们都拿到了一张上天堂的船票,而是要成为像耶稣一样,成圣的生命;而成圣是一个持续不断在走的道路。信仰耶稣,得救真的只是刚刚入门,神要塑造我们成为他儿子——弥赛亚基督耶稣的样式,圣洁的样式,将来禧年之时,我们必得见主。
3、据说甘坚信是灵恩派的主要人物!对于灵恩派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有一个场面让我印象很深刻,就是有一次去杭州萧山机电教会参加青年组织的跨年通宵祷告会,里面竟然有一幕是台上站着一个带领祷告的弟兄,他很激动,一边朝台下挥着右手,一边喊着:holy!touch!(意思就是:圣灵!触摸!)然后就有一大片人倒下了。然后他又走到没倒下的人面前朝她挥手,那个人就倒下了。
4、当时我没闭上眼睛,看得我震惊不已,当时并不知道这就是灵恩派,只是觉得之前从来没见过还有这样的情况,后来我们这边的牧师跟我讲要小心灵恩派!我就再也没参加过他们的祷告会了。我听说温州有很多灵恩派,还有很多说方言的,但是现在大部分城市里面都是温州人在带领或组建各样的团契,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温州人都是灵恩派,也不是说会说方言不好,方言也是神的恩赐,但是不要滥用。我在这里只是想提醒各位主内的弟兄姊妹,如果遇到我说的那种情况,就马上离开那个地方,要小心灵恩派!(当然我并不是说要反对甘坚信牧师,如果有得罪请神原谅)另外再讲讲关于信耶稣后一切都OK了的这个问题,这个说法就是错误的!就算是不信耶稣的人看到这句话也会嗤之以鼻吧!怎么可能继续干坏事也能上天堂呢?!当然,我们信了耶稣之后是比不信的人有保障,但这个"一切都OK”是指神在你里面,那当然一切都OK,但你要是信得不好,只是个挂名的,或者你犯了罪也不悔改,那跟不信的人是一样的。不要想着只要是个基督徒将来都能上天堂,有生命的才能进天堂!所以想要一切都OK,我们就要不断地在神里面成长,不段地渴慕寻求神,这样将来我们的名字才能写在羔羊生命册上!因信称义的意思是说:信我们的一切罪审判在耶稣身上,而耶稣的义成为我们的义。我们之所以能上天堂,是因为得了耶稣的义,这义已经完工,而是完美的,所以够我们上天堂。
5、因为是耶稣赐给我们的,得着的条件就是相信,所以聊了不信,没有其它方法使我们失去这一个所赐之义的,这本身与我们的行为完全没有关系,您若认识到这一点,你的问题就会有答案了。即你说的,因信称义后犯罪,那人依然会进入天堂。那问题来:这样不是叫人放纵吗?这是不可能的。
6、因信称义会带出结果:重生,重生的人会本能的厌恶犯罪,他的生命已经发现根本变化,他或许软弱跌倒一次,但不会持续在罪中的,所以您的问题说,因信称义倒至放纵,这是不存在的。就像你被扔进水了,不可能是干的。而你因信已经被扔进了圣灵的生命之河中,这活水会带领你活出基督的荣美的。
7、您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你对新约,旧约的区别没有清晰的认识,将靠行为得救与靠信耶稣得救混在一起了。假设信耶稣后,继续干恶事不得救,那恶的定意是什么呢?每一个人都不一样的,既然是神审判,那就得看神的标准。照着神的标准,只要跟耶稣表现不一样的,全是罪,即您所说的恶。
8、律法的总纲就是尽心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照着这条爱人,或不够作到这一点,在神眼中就被看为是恶的。所以您说的信耶稣后,又去犯罪,那还能得救吗?我要告诉您,照着神的标准,您也是信耶稣后,继续犯罪的其中一人。甚至每一人都是继续犯罪的,无论信徒与非信徒,他们在地上的行为都是不达标的,从来都是如此。
9、先说好,我只是国高生,我不信仰任何宗教。我只是用我们现在所学到的有关宗教的知识来解答。呃,提到因信称义应该是新教的。国内管新教称为基督教。
10、我记得历史书上写过,新教主张不通过神父等神职人员,直接通过对圣经的理解,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前提是你信他)。所以你所相信的并不是神职人员,而是天父上帝。还有您提到的所谓“我们即便继续干恶事也上天堂?”敢提出这个观点的肯定不是正统基督新教。因为新教讲究信仰救赎,主要是针对你干了坏事后,信仰上帝,希望得到他的救赎,并且不再作恶。
11、楼主常识应该知道,信教的人都怀有善心,因为只有善举才能积攒功德而不是通过购买“赎罪券”等,更不可能继续作恶来升入天堂。这个是肯定不对的。如果真的希望新教,还是要心存善心,只要你的心中有天父,他自会让你升入天堂。具体的还是应当咨询当地正规教堂而不是去相信一个没听说过的人。
12、还有,如果他管你要钱(各种钱),那么肯定不是基督教,因为现代基督教主要起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那么这样一个维护资本的组织是肯定不会向信仰人收钱的。如果他要钱或者其他有违常理的事情,那么肯定是不对的。我不了解宗教,只是运用我所谓的常识和书本知识来简述以上一切,如果有违背教义的东西实属无心。
关于【天堂的信徒】的内容到此结束,不知道找到你的答案了吗?